第206章
唐允笑道:“夜深人静,勤读不辍,出人头地,指日可待。”
俞涵闻言,似喜非喜。他恭敬地做了一个延让的手势,“帝君,如果不嫌鄙陋,请进屋坐坐吧。也算光临敝舍一趟了。”
经过简短的交谈,唐允对他大感兴趣。于是,唐允背了手细致地打量起站在眼前的俞涵。只见他中等身材,生的面阔口方,腰背挺直,穿一领深蓝的细葛布衣,神色丛容涵静。唐允知道他是个朴重端方的雅正之人。唐允对他满意,自然从谏如流。他擡步进屋,走了几步后,转个弯,径直走到俞涵的书桌前。他在桌前停下,怕再走近了,看到俞涵有未来得及处理的涉密公文之类,反倒给他增添忧虑。
俞涵见此,还以为他嫌座位被自己坐过。忙将座位用鸡毛掸子扫了扫,拉开一个合适的距离,笑道:“帝君,请坐。俞涵这里简陋,比不得天庭,您暂且将就坐吧。”
唐允看他忙活,突然笑道:“这般有眼色。”
俞涵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苦笑,小声道:“帝君,这点眼色在没有的话,俞涵也算白活这些年。”他还没有这般不懂事。
唐允见他气度一瞬间卑微了下去,知道他往日定是没少碰过厚墙壁。他不免怜才道:“把你的情况说一说吧。”
唐允边撩起衣襟坐下边指着桌上的书和文件,问道,“这些有涉密公文吗?有的话先收拾一下吧。”
俞涵笑道:“帝君说笑了。书都是圣贤书,公文则都是咱们仙界的事务,没有秘密。”
唐允见他反应敏捷,心中便想考考他,“这里是北海郡嘉兴县吧。”唐允说着,随手拿起桌上的书。
“是。”俞涵不知道他想要问什么,就随他的思路往下走。
唐允拿着书,搭眼一瞧,是《仙界正史》。他嘴角勾一抹笑意,“你现今做什么事务?”
“仓储小吏,主管各仓出纳核算。”
唐允点头,将书放在桌上,笑道:“如此,算是埋没你了。”
俞涵心中一激动,压抑已久的不平猛然翻涌上来,他出声呼道:“帝君!”
唐允知道俞涵为何激动,但他转个话题,并不直接就此谈论起来。他道:“常看《仙界正史》?”
俞涵心头被激起的热血凉了凉。他立马端正身姿,回话道:“帝君,史书常读常新。读史不仅于文笔有利,更能鉴古知今。小的虽人微位卑,却无时无刻不想得到机会,一展平生所学!即使现今不被重用,但俞涵相信,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俞涵一定能等到这一天的!”
唐允心道:这一天这不就来了。但他还是面色淡淡道:“那我就要考考你了。”
俞涵恭敬道:“请帝君赐教。”
唐允微微笑道:“这里靠近魔界,仙魔往来频繁,想必你与魔界之人也多有接触。那我问你,你如何看待当今魔界与仙界的关系?”
俞涵道:“帝君,小的虽然没有机会深入魔界内部,但从日常政策和与上司同僚的谈话中,隐隐感觉魔界内部或者出现了分化,或许在孕育一场政变。总之,策令常有反复,这是政权极端不稳定的征兆。”
唐允微笑,赞赏道:“不错。倒是蛮有慧根。”
俞涵道:“帝君过奖。”
唐允指着桌上的公文道:“这么晚了还在批改公文?一个仓储小吏也这么多事务。”
俞涵淡然道:“这都是吏部积压的文件。这几天年度盘查,他们那边忙不过来,便请我们仓储这边帮忙整理文件。”说着就顺手打开一本,递给唐允,“帝君过目。”
唐允接过公文,通读一遍。接着,又翻看了其他几本,皆断析公允,简明持正。他叹道:“没想到北海郡政风已开明至此,却还能有你这般被埋没之人!其他郡县,想来是更上层楼啊。”
俞涵趁机跪道:“帝君,小的读书、修习多年,立志为仙界谋新尽忠,可无奈出身不高,一直不得重用!帝君,今日小的三生有幸,居然得遇帝君光临敝舍!帝君,请您给小的一个报效的机会吧!”
唐允见他卑微求告,长叹:“人尽其用本是仙界正途。我这仙界开辟后,年久日深,层级渐成。我本以为还在我的控制之内,没想到已经固化至此了。是该变变,换换新了!”他说着,起身对俞涵道:“起来吧。也不用给你另外找差事,直接跟我到昆仑吧。昆仑还缺一个书记,我正物色人选。可好!今日正好偶得一绝佳人才。”
就这样,唐允当天就领了俞涵一起去到了昆仑。唐允于路问他怎知道自己就是帝君。俞涵解释说,他虽然没有见过帝君,但是曾见过帝君画像,就记在脑中了。方才他也是从唐允的上神气度和心中对唐允画像的印象,猜测可能就是唐允。但仍然不确定,所以他后来喊唐允帝君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。没想到就是这一句试探的问话,给自己带来了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。
当然,俞涵在昆仑也不是一帆风顺。本来唐允谈到的那个书记职位,虽然没有拍案让谁来做,但昆仑内部明争暗斗的抢夺已经进行了好几轮了。唐允突然给空降了一个下来,那些没选上的必然心怀不甘,所以也没少给他穿小鞋。但因为他是唐允直接派来的,毕竟也不敢把他怎么样。
俞涵在昆仑还是做过几件光辉事迹的。他为人仁和,不卑不亢,不畏恶势。除了几次三番地巧妙打击昆仑内部的恶势力,在最后的仙魔大战中更是不顾金光天尊的死守之命,杀出一条血路,解救了昆仑北山的子弟性命,成功将魔界的进攻打退。但也正是因为这次英勇事迹,他被金光天尊联合一众子弟在事后清算,直接赶出了昆仑。
俞涵被撵出昆仑的时候,唐允正忙着寻找治疗魔君的药物,无暇顾及他。还是云浮给了他一封推荐信,他才得以到了北海府君的北海府任职。不过唐允要求他不得用本名,他就改成了曹正渝。
他在北海任上,从最初北海府的北海书记一职做到了现今的北海内史之位,任内执掌北海法令、文书和官吏罢黜,兢兢业业,鞠躬尽瘁,治下政风清和,野无遗贤。北海郡连续多年评为仙界开明之地,吸引了各郡不少优秀人才纷纷投奔。
当然,也有人在普贤帝君面前参奏北海郡政令不合祖制,纯粹歪门邪道,把其他郡内的优秀人才都吸引了过去。普贤帝君在朝堂也不过微微一笑,打哈哈遮掩过去。实在被追问的紧,也不过说过几日再论,然后就一直战术性拖延,拖到最后实在拖不下去了,参奏的人也就放弃了。普贤帝君其实也不是真的为了保全北海郡,他也觉得北海郡在一众自甘堕落的仙家中过于优秀了,稍稍平凡些更好,他也好耳根清静。但无奈,他暗中剿灭醉仙草的仙界暗卫七成都是北海将士。所以,他不是不想动北海郡,实是不能。再者北海气候干冷,四季分明,山川高峻,河海奔腾,自开天辟地以来,便多有慷慨雄壮、忠肝义胆之士,无论明打还是暗战,都是最有力的王牌部队。加上俞涵的刻意练兵,北海郡的军队更是出手致胜,打遍仙界无敌手。
我打量着在身边伺候的涵巧,动作干净利落,毫不拖泥带水,一看就是训练有素。如果我没有猜错,她也是俞涵也就是今日的曹正渝专门训练的北府军的一员。
为了证实我的猜想,我问道:“涵巧,你可曾在北府军任职?”
涵巧正忙着的手一顿,可能是没想到我突然这般问话。但片刻后,她好像想明白了,笑道:“是。”沉吟片刻,又笑了,“但说是,也不算是。”
唐允在托云浮交给我的那本小册子的最后夹了一页,专门交代涵巧的身世。虽然身世和履职条目列的很清楚,但没有说她在北府军内任职。但我就是怀疑她这般利落,绝对不可能是在处理日常事务中练就这一身本领。在北海,常规的北海军队叫北海军,另有一支特训的现今仍潜藏的精兵才叫北府军。
我笑道:“此话何意?我看你做事利落,侦查反侦察能力都很突出,必然是经过特殊训练的。为何是又不是呢?”
涵巧笑道:“奴婢虽然没有正式在北海军任职,但是父亲为了锻炼和检验我的能力,也派我参与过几次北海军的公务。而且,北府军的事务,父亲也多与我商议,借以培养我的办事能力。因此,虽没有正式任职,也算是北府军的一员吧。”
我点头,眼前有这么一个聪明伶俐,办事老到的护卫,我心中不由地对曹正渝多了三分感佩。其实说曹正渝我听了耳生,但说起俞涵我还是有过目见耳闻的。他当时因手段高明婉转,办事利落高效,在昆仑乃至仙界都有了些美名。我当年偶尔亲自去昆仑办事的时候,还碰巧帮他了结了一桩由金光天尊主使的阴谋暗算他的小事。所以,算起来,对他也不陌生。他有头脑有手段有魄力,还知恩图报,确实是仙界难得的人才。往事暂且不论,光是手上这支北府军就是我对抗魔界的一柄利刃。
我拍了拍涵巧的肩膀,“既然有处理事务之能,我也不能浪费你这么好的资源。日后的北府军右军就由你统领吧。”
棉花糖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