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54章 、守城(2 / 2)

“那就不留姑娘了,万望小心。”林长济朝她拱手,忧心长安的伤情,也并未与她多客套。

周藜点点头,转身疾步走了,那一抹赤红色的曳撒消失在白雪皑皑的胡同口。

城里的郎中四散在各个城门救治伤员,根本请不来。

林砚只好命人点灯来,再去取家里备好的红伤药、热水棉布等等,亲自为长安拔剑。

“拿根筷子来,塞在他的嘴里。”他说。

林长济找来一根筷子,掰开他的牙齿,让他咬住。

林砚前世处理过箭伤,但他眼下年纪小,双手不受控制,又是对着自己家孩子,手脚不自觉的发抖,不太麻利。

但见长安脸色苍白,汗珠滚滚,忽然,一声兽鸣般的惨叫直冲天际。

林长济连同两个丫鬟紧紧按住他的肩膀和小腿。

一颗沾满鲜血的箭簇被丢在托盘上,然后迅速包扎止血,包完最后一圈,长安彻底晕了过去。

京城军民一心,众志成城,苦苦支撑了七日,周绍北将军率军勤王,于城外斩杀敌军万余人,各地勤王大军陆续赶到,阿吉纳部仓皇退走,京城之围既解。

按律勤王军是不可以入城的,只能在城郊安营扎寨,听候皇帝宣召。所以周藜两兄妹只能出城,去军营里与父母团聚。

周将军年过半百,两鬓已经斑白了,但身材依然匀称,刀刻般的五官轮廓分明,剑眉星目,仪表堂堂。

再看周夫人,已年近五十,因常年伴随丈夫在军中练兵,皮肤显得有些粗糙,剑眉英挺,鼻梁笔直,虽没有寻常女人的柔和,却显得英姿勃发,有种英气之美。

周将军共有七个儿子,却只有周藜一个女儿。他与妻子带着儿郎们守在边城宣府,只将幼子幼女留在京城。他是有私心的,六个儿子都在军中效命,总要留一儿一女在家,侍奉老父老母,以防不测。

所以周子昂蒙荫在国子监读书,看上去也比兄长们文静一些。

周藜却很开朗,扑上去抱住母亲,盔甲坚硬,隔得她脸上生疼,又笑嘻嘻的挽住父亲的胳膊。

“可真是吓死爹娘了,”周夫人抚弄女儿脸颊上一道伤口,心疼的说:“女孩子伤了脸,以后落疤怎么办?”

“太子妃和城里许多女眷都登城了,我是爹娘的女儿,怎能居于人后?”周藜得意的说:“再说了,我就知道爹娘会来解京城之危的!”

“还说呢,”周子昂白她一眼,“不要命似的往上冲,要不是我的一个同窗替她挡了一箭,能不能见到爹娘都两说。”

夫妻二人没想到这般凶险,脸色骤变。

周藜上前一步掐住了哥哥的腰,周子昂疼的蹦了起来,碍于父母在场,不敢还手。

数落了儿女一顿,周将军及周夫人这才坐下来,问:“你那个同窗,他……”

“腿上中箭,应当无碍的。”周藜赶紧道。

“应当无碍?那到底是有碍还是无碍?”周将军沉着脸。

周藜小声道:“这我也不清楚。”

周将军无奈的看了她一眼,又问儿子:“他家中都有什么人?”

周子昂也答不上来,官生民生不在一个堂内上课,是以他与林长安并不相熟,只是那日听到他们喊着要登城拒敌,稀里糊涂就跟着去了。

“他家在棋盘胡同,兄长是今科探花。”周藜道。

周将军闻言,沉吟一声,交代周子昂道:“爹娘是边将,不便与京中官员私下往来,等回了城,你带上礼物,替爹娘去你同窗家里探望一下,人家救了你妹妹的命,万不要失了礼数。”

周子昂口称一定。

“我也要去!”周藜道。

“不许去。”周夫人瞪了她一眼。

嫂溺叔援之以手,事急从权,事后还是要顾忌名声的,都已经十六岁了,怎能随意抛头露面去见外男?

……

棋盘胡同,周家。

林长安总算能下床了,正在挑肥挑瘦的挑剔饭食,元祥心疼他,可是变着花样也未能让他满意,顿顿都要林砚进来盯着他吃。

周子昂登门探望,是林砚招待的,林长安的院子里没有女眷,便径直领他去了。长安正躺在床上看书,来人有些眼熟,但并想不起是哪个,挣扎着起身。

“林兄弟,快躺好不要动!”

周子昂道明来意,在床边坐下。

元祥进屋给他端了杯茶,搁在床头的小几上。

原来是那日那位姑娘的兄长。

周子昂连声道谢,长安连称不必,心中也有些心虚,其实他并不是舍身去替她挡箭,只是拉着她躲避箭雨的时候,恰好有一支流矢扎到了大腿上,而已……

即便不去顾她,也还是会中箭的,倒是人家姑娘及时将他送回家,保了他一条小命才是真的。

作者有话说:

有宝子问为什么京城的守备如此薄弱?

在这里解释一下哈。

因为本文参考明朝。明成祖朱棣将国都迁到北京,开启了”天子守国门“的历史,为了拱卫京师,明朝在北京北部一些重镇(辽东、宣府、大同、蓟州等地)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,形成京师北防线,京城防御北部民族靠的就是这道防线。

而在大部分时间里,皇城本身的防御体系是比较拉胯的,这一点从”土木堡之变“和”庚戌之变“上可以看出。

扯远啦哈哈。。本文虽然架空,但是直接照搬了明朝这一情况,没有注明,是我的锅啦!

而之所以北方部族会轻易的突破防线,兵临城下,是人为的一场阴谋,会在后面的情节中说明。

爱你们呦~~~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棉花糖小说